他把家乡的名字带上了珠峰——记“河北好人”栾钰堃
发布时间:2025-10-09
2025年的这个秋天,栾钰堃比往常更加忙碌。这位近期获评“最美河北人”的登山者,正筹备着新一轮的校园公益宣讲。在他的屋子里,珍藏着一面特殊的旗帜——印着“河北省石家庄市·中国井陉”的红色手拉旗,这面旗帜,曾随他一同站在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顶。
“每次看到这面旗,就想起站在珠峰顶上的那一刻。”栾钰堃轻轻抚过旗帜,眼神温暖。栾钰堃是1993年出生的井陉县小伙儿,在2023年5月18日10时57分,他从尼泊尔南坡登顶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,2024年5月21日8时47分,又从中国西藏北坡再次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。栾钰堃刷新了国内珠峰“南北双登”最小年龄纪录,是河北省珠峰“南北双登”第一人。
荣耀接踵而至:“时代新人·河北好人”“感动省城十大人物”“最美河北人”……栾钰堃提醒自己:“我是井陉的儿子,是河北石家庄的儿女。”他奔走于石家庄多所中小学,把登山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。
“我要让全世界都看到我的家乡。”这个愿望,早在2014年他第一次站在珠峰大本营时就已生根。那时,他还是刚退伍的年轻人,仰望圣洁巍峨的雪山,许下攀登的誓言。
登顶之路,从来荆棘密布。
2023年春,栾钰堃加入南坡登山队。5月14日凌晨,他从海拔5364米的大本营出发,艰难穿越被称为“鬼门关”的昆布冰川。抵达营地后,他却突发高烧。
“浑身发抖,但已经走了这么远,绝不能放弃。”在营地仅休息1小时后,他咬着牙继续向上。4天后,他终于站在了世界之巅。
下山更为凶险。体能几近透支,氧气即将用尽,雪镜也不慎掉落。“从峰顶到8800米,我摔了四跤。到8600米时氧气没了,又遭遇两次滑坠,有一次直接掉进冰裂缝……”讲述至此,他停顿片刻,“那时真的哭了,但想到家乡还有人等着我,就不能放弃。”
在绝望的关头,栾钰堃遇到了前来寻人的队长、同行者以及向导,历经坎坷与崎岖,终于返回了营地。“登山并非孤军奋战。”栾钰堃感慨道。
这次经历并未让他畏惧。2024年5月,他再度挑战北坡登顶。从突击营地出发,历经6小时47分钟的极限攀登,他又一次站在珠峰之巅。
“第二次,我特意带上‘河北省石家庄市·中国井陉’的手拉旗。展开旗帜那一刻,所有的苦都值了。”
栾钰堃的坚韧,与军旅生涯密切相关。2014年从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毕业后,他选择参军,曾在陆军某特战旅服役两年。“部队教会我坚持和担当。”他说。
退伍后,他一直在系统准备登顶珠峰,先后攀登乞力马扎罗山、厄尔布鲁士山、玉珠峰和慕士塔格峰。“每一座山都是我的老师。”
如今,栾钰堃把更多时间投入青少年教育。在草场街小学的课堂上,他设计趣味问答,孩子们争相举手,每答对一题就能获得他亲笔签名的明信片。
“栾老师,您害怕吗?”“遇到困难怎么坚持?”面对孩子们的提问,他总是耐心回答。他说,孩子眼中闪烁的光芒,让他想起当年的自己。
他并未就此满足。他制定了“7+2”挑战计划,即攀登七大洲最高峰并徒步穿越南北极无人区。目前,他已成功登顶多个高峰,并将探险的脚步延伸至南极冰原。
“登顶珠峰后,才更觉人类渺小、人生短暂。正因如此,更要珍惜时光,做有意义的事。”栾钰堃说。从怀揣梦想的青年,到挑战极限的登山者,再到助力成长的引路人,栾钰堃以行动诠释“永不言弃”。
“梦想就像登山,一步一步来,总能到达顶峰。”这是栾钰堃最想告诉年轻人的话。(记者 刘 青)(石家庄新闻网)